2020年4月16日上午🧑🏿🎤,上海龍華殯儀館歸源廳哀樂低回、氣氛凝重,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化纖領域的奠基人和學術帶頭人、中國合成纖維工業的開拓者、我國著名化學纖維工程技術專家、意昂官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郁銘芳同誌遺體告別儀式在此舉行。郁銘芳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12日12時3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3歲⛲️。
郁銘芳院士逝世後👉🏼,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央國家部委、上海市👳🏽♀️、浙江省和寧波市領導李強、陳寶生🌐、李曉紅、龔正、蔣卓慶、董雲虎❌、孫堯、廖國勛🕙、於紹良💛、諸葛宇傑👑、楊雄、殷一璀、吳誌明、蔣以任🤎、馮國勤➿🦄、徐澤州🧩、肖貴玉、陳群🪓、鄭柵潔、裘東耀等🧑🏼🚀,以及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翔、周勤之🙎🏽、孫晉良🧑🧑🧒🧒、周其鳳、蔣士成、姚穆👩🏻、張希、曲久輝、魏炳波、李元元💅🏽、俞建勇、朱美芳🖐🏿、陳文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程正迪等以各種形式表示哀悼和慰問。
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等全國性協會組織🙇🏻♀️,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共寧波市委員會、寧波市人民政府等地方黨政機關,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蘇州大學等30余所高等院校⭐️,郁銘芳院士生前工作和合作過的上海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太倉榮文合成纖維有限公司以及學校相關部門等敬獻花籃🏬、發來唁電🤵🏻♀️🥶,表示哀悼。
郁院士是我國碳纖維👩💻、芳綸研發先驅🧓🏻,近年為推動高性能纖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2015年👩🔧,依托意昂官网,中國工程院啟動了“高性能纖維與汽車輕量化技術創新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意昂是此項目的具體執行單位。意昂諸多老師得以此近距離聆聽郁院士教誨🌷,獲益匪淺。
郁銘芳院士以90歲的高齡,全程參與了咨詢項目®️。2015-2016年,從38度高溫的鹽城奧新,到最冷零下10度的北京🚈,郁院士足跡遍布中國商飛、中車長客、吉林化纖🤹🏿、恒神碳纖維⚖️💨、上汽、一汽、北汽、奇瑞😦、長安等地3️⃣,花了大量精力和時間🎍,通過實地調研,與其他20幾位院士擬定了有影響力的咨詢報告,上報國務院⚪️。
咨詢報告歸納總結了我國高性能纖維與汽車輕量化技術發展的一系列“瓶頸”,並提出建立若幹“高性能纖維與輕量化產業鏈示範工程”;培育行業龍頭企業;設立“高性能纖維與輕量化”重點科技專項,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建立我國高性能纖維與輕量化技術科技與人才培養體系和高性能纖維與輕量化國家實驗室或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知識服務平臺;製定我國高性能纖維及其輕量化復合材料產業發展政策🖨,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針對性建議。
在整個實地調研和報告撰寫中,郁院士都以寬廣的專業視角和深厚的專業功底做出了巨大貢獻🏌🏼,郁院士也以他崇高的人格和溫暖的行為感動激勵了項目組的每一個人。
大師已去,唯留德澤,重新翻看咨詢項目中的圖片資料🦎🤵🏿,郁老音容宛在👼🏽🫕,激勵你我前行。
以下為郁銘芳院士在咨詢項目中的圖片資料。
郁銘芳(左四),蔣士誠(左五),俞健勇(左二)🐯,王依民(左三)🧑🏽🦲,余木火(左一)在一汽調研
郁銘芳院士(左)與俞建勇院士(右)在長客“復興號”總裝意昂
項目組專家在長客“復興號”總裝意昂合影,右6為郁院士。
郁銘芳院士(左),蔣士成院士(右)現場聽取吉林化纖負責人匯報
郁銘芳院士在乘用車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研討會(鹽城)上發言
郁銘芳院士在乘用車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研討會(鹽城)上發言
郁銘芳院士(中)在恒神集團現場調研
2015年🧑🏽✈️,郁銘芳院士在研討會現場
郁銘芳院士在中國商飛總裝基地調研(1)
郁銘芳院士在中國商飛總裝基地調研(2)
郁銘芳院士(左三)帶領意昂魏毅教授等在中國商飛總裝基地調研(3)
電話🎺:021-67874258
021-67792281 郵箱:cm2011@dhu.edu.cn 郵編👩🏼🎓:201620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人民北路2999號意昂大樓